超聲引導下巨大子宮肌瘤消融治療一例

稿件來源:超聲醫(yī)學科 發(fā)布日期:2024-09-20

隨著微波消融技術的發(fā)展,影像引導下微波消融逐漸成為治療子宮肌瘤的一種主流微創(chuàng)治療方式,并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中。

///

.患者基本情況簡介:

患者:女性,45歲,未婚未育

主訴:月經增多3年,發(fā)現(xiàn)腹部包塊半年。

病史:患者近3年經量明顯增多,約為既往經量數(shù)倍,伴血塊,經期由4-5天延長至10天左右,月經周期無明顯改變。

?

.實驗室檢查:

CA125 123U/mL

催乳素 781mIU/L

血紅蛋白 83g/L

?

.影像學檢查

超聲報告:宮體前壁肌壁間可見128 ×75×127mm低回聲病灶,子宮內膜明顯受壓。

超聲診斷:子宮前壁低回聲病灶,考慮子宮肌瘤。

image-20240920152106-1

.術前診斷

1. 子宮平滑肌瘤;

2. 中度貧血

?

///

雙針多點消融;

宮腔冷循環(huán)技術;

人工宮腔積液輔助;

④“三管兩造影輔助下的精準消融;

降低功率、縮短消融時間,減少碳化、促進吸收。

?

///

.消融策略:

三管兩造影輔助下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

image-20240920152206-2

.術前評估

術前行宮腔插管聯(lián)合腔道造影,對患者宮角位置進行評估,規(guī)劃手術路徑。同時評估輸卵管通暢性。

image-20240920152402-3

.消融方法

采用微波消融儀和微波消融天線進行手術。先將病灶由點及面逐層消融,再重點針對子宮右側壁、左側壁及近子宮內膜部分進行區(qū)域性消融,同時在超聲造影的輔助下達到精準消融。

采用2根微波消融天線對逐切面進行消融治療,對于靠近子宮內膜部分降低消融功率,縮短消融時間,此過程采取固定+移動式消融方法,消融功率為40-50W,手術總時長為1小時30分。

通過術中宮腔內、盆腔留置引流管,聯(lián)合腔道造影,對宮腔結構及宮旁結構進行評估,同時建立人工腹水,聯(lián)合宮腔冷循環(huán)技術,以預防子宮內膜、腸管、腹壁的熱損傷。消融結束后即刻行超聲造影檢查,觀察消融覆蓋范圍,確保消融完全。

對于病灶較大、消融時間較長的患者,術前給予預防性抗生素治療,并在術中給予利尿、堿化尿液處理。

image-20240920152431-4

.消融效果

消融范圍完全覆蓋病灶。

image-20240920152517-5

.術后復查

子宮明顯縮小、月經量明顯減少

病灶體積明顯縮小

image-20240920152544-6

image-20240920152559-7

image-20240920152619-8

③CA125、催乳素降到正常范圍

貧血改善立竿見影

image-20240920152652-9

///////

治療方案選擇:三管兩造影輔助下微波消融治療子宮肌瘤。

?

對于該病例選擇微波消融治療的原因

.患者未婚未育不接受開放性手術;

.子宮肌瘤過大,腹部隆起,嚴重影響美觀;

.微波消融能夠滅活縮小肌瘤,解除內膜壓迫,減少月經出血量;對于未婚未育的患者可以保護子宮內膜;保護宮內、宮外重要結構,如腸管、腹壁,避免宮腔內損傷黏連。

?


病例啟發(fā)
1、微波消融是子宮肌瘤安全有效的微創(chuàng)治療手段;

2、對于不愿意或者不適合手術患者可以作為首選治療方式;

3、經靜脈、經腔道的三管兩造影輔助消融,定位宮腔結構、評估消融范圍,有效的保護子宮內膜及宮旁重要結構,提高安全性和療效發(fā)揮重要作用。




科室·介紹Department introduction

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(yī)院介入超聲科是深圳第一家完全獨立管理的介入超聲病房,病房規(guī)模居深圳第一,廣東省第二 (僅次于中山一院),位于3號樓15樓。

?

科室常規(guī)開展各類超聲造影、穿刺活檢、置管引流、囊腫硬化、抽吸注藥等常規(guī)介入診療項目,同時全面開展包括子宮、肝臟、腎臟、甲狀腺、甲狀旁腺、乳腺等全身多種實體腫瘤的消融治療。

?

目前,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(yī)院介入超聲科常規(guī)開展子宮肌瘤、子宮腺肌癥微波消融術,通過宮腔定速冷循環(huán)、人工腹水等多種輔助手段,實現(xiàn)對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癥的精準消融,使廣大女性患者避免了子宮切除,保留了生育功能,緩解癥狀,且不留手術疤痕。

image-20240920152756-10

image-20240920152811-11

專家·簡介Expert introduction

image-20240920152842-12

?
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