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超教授團隊揭示幽門螺桿菌感染加重類風濕關節(jié)炎進展的新機制
近日,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(yī)院吳超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(中科院1區(qū),Top期刊,IF=20.3)發(fā)表了題為“Helicobacter pylori upregulates PAD4 expression via stabilising HIF-1α to exacerbate rheumatoid arthritis”的研究論文。該研究揭示了幽門螺桿菌(H. pylori)感染對類風濕性關節(jié)炎(RA)進展的影響,為RA的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靶點和治療思路。

RA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癥性疾病,病因復雜,與遺傳、環(huán)境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。近年來研究發(fā)現(xiàn)H. pylori感染不僅與胃腸疾病有關,還可能參與多種胃腸外疾病的發(fā)展。
然而,H. pylori感染如何影響RA進展尚無報道。本研究以RA患者為研究對象,深入探討了H. pylori感染在RA進程中的作用機制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H. pylori感染通過穩(wěn)定缺氧誘導因子1α(HIF-1α)的表達,上調肽基精氨酸脫亞胺酶4(PAD4)的水平。
PAD4是RA病程中關鍵酶,其通過促進蛋白質瓜氨酸化,激活免疫系統(tǒng),引起自身免疫反應,進而加重RA病情。本研究首次揭示了H. pylori感染通過HIF-1α/PAD4這一途徑參與RA病程的分子機制。

該研究為H. pylori感染參與RA進展提供了新的證據,這一研究成果為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,未來有望通過針對H. pylori的治療來減輕RA患者的病情,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。
中大八院博士研究生吳卉為論文的第一作者,吳超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,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(yī)院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和最后通訊作者單位。
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批準號:82371769, 81971489,81671571)和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(批準號:2022A1515011122)的資助。
文章鏈接:https://ard.bmj.com/content/early/2024/08/06/ard-2023-225306.long
通訊作者簡介

吳超教授,博士生導師(臨床檢驗診斷學/醫(yī)學檢驗技術),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高級訪問學者,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(yī)院檢驗醫(yī)學部主任,深圳市國家級高層次領軍人才,廣東省臨床醫(yī)學會檢驗醫(yī)學專委會副主委,廣東省基層醫(yī)藥學會檢驗專委會副主委,廣東省保健協(xié)會檢驗醫(yī)學分會副主委,深圳市醫(yī)院協(xié)會檢驗分會副會長,深圳市抗癌協(xié)會檢驗專委會副主委。
主要從事病原微生物的診斷技術、致病與耐藥以及感染免疫研究。以第一負責人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、重大新藥創(chuàng)制專項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課題十余項;在Lancet、Gastroenterology、PNAS等期刊發(fā)表SCI論文40余篇,單篇最高影響因子45.217;榮獲得國家技術發(fā)明二等獎1項、重慶市技術發(fā)明一等獎和自然科學一等獎各1項,授權國家發(fā)明專利7項。
聯(lián)系郵箱:[email protected]。
?
科研科 宋蘭桂/文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