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開刀解決大病灶——內鏡黏膜下剝離術(ESD)

發(fā)布日期:2024-09-19

得了胃癌還可以不開刀,?

? ? ? 很多早期消化道腫瘤可完全在內鏡下予以切除,避免了更大的手術創(chuàng)傷,,這就是—內鏡黏膜下剝離術(ESD),。

什么是ESD?

? ? ?ESD是將內鏡順著消化道直達病變位置,然后用特殊的高頻電刀將病變所在黏膜剝離,,從而達到治愈,。ESD主要用于治療早期消化道癌、癌前病變及其他良性腫瘤,。醫(yī)生可以結合染色,、放大內鏡及超聲內鏡等方法,,確定局限在黏膜層、以及沒有淋巴結轉移的黏膜下層的腫瘤,,然后進行ESD切除腫瘤,。

ESD的術前準備和注意事項

1.進行必要的術前檢查:血常規(guī)、凝血功能,、血生化,、心電圖、胸片等常規(guī)檢查,。

2.醫(yī)生充分評估后確保有適應證并排除手術禁忌征,。

3.醫(yī)生應積極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,減輕和消除患者的恐懼心理,。

4.患者在術前8小時禁食,,4小時禁水。

5.腸鏡手術前需遵醫(yī)囑服用藥物清理腸道,。

6.正在服用抗凝藥物需在術前7天停服,。

7.手術當天降壓藥物正常服用,降糖藥物停服,。

ESD的優(yōu)點

1.創(chuàng)傷小,、不改變消化道結構、避免外科手術風險,;

2.患者可接受多個部位多次治療;

3.醫(yī)生可以獲得完整的組織病理標本以供分析,;

4.手術操作時間短,,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手術費用;術后恢復快,,并發(fā)癥少,。

ESD的適應癥

1.消化道巨大平坦息肉:直徑大于2cm的胃腸道寬基息肉和無蒂息肉。

2. 胃腸道早癌:

直徑>2cm的黏膜內癌(cT1a),,分化型癌,,不伴潰瘍;直徑<3cm肉眼可見的黏膜內癌(cT1a,,),,分化型癌,伴潰瘍,。

ESD的擴大適應癥:直徑<2cm肉眼可見的黏膜內癌(cT1a),,未分化型,不伴潰瘍,。

除以上條件的胃癌,,伴有一般情況差,外科手術禁忌癥或拒絕外科手術者可視為ESD的相對適應癥。

3.消化道黏膜下腫瘤(SMT):是指一大類消化道上皮以下組織起源的實體腫瘤,,包括平滑肌瘤,、間質瘤、脂肪瘤,、囊腫等,。

ESD的禁忌癥

1.病變隆起試驗陰性,提示病變基底部的黏膜下層與肌層間有粘連,,腫瘤可能已浸潤至肌層組織,。

2.心臟手術術后服用抗凝劑或凝血功能障礙者,在凝血功能沒有得到糾正前,,嚴禁ESD治療,。

3.有嚴重心肺疾病,無法耐受麻醉的患者,。

ESD的術后護理

1.患者術后24小時內要臥床休息,。觀察有無發(fā)熱、心悸,、冷汗,、腹痛、便血等感染及出血并發(fā)癥,,發(fā)熱一般在38℃以下,,3-5日可恢復正常。若發(fā)熱持續(xù)1周以上或體溫不斷升高,,應考慮并發(fā)感染,,需要靜脈應用抗生素。

2.手術后需禁食24-72小時,,如無異常,,可給予少量流質食物,如米湯,、面湯,,牛奶等,然后逐漸過渡到半流質飲食,,如軟面條,、粥等,1周左右可恢復普通飲食,,禁食粗糙辛辣食物,。半月內避免重體力活動,出血且創(chuàng)面較大患者延長禁食時間,。

3.根據病理結果,,制訂相應的個人隨訪計劃,。病理結果為高級別上皮內瘤變、黏膜內癌患者有局部殘留及復發(fā)風險,,前半年每隔3個月一次,,之后隔半年復查,從術后第2年開始應每年復查1次內鏡及CT等,,如有局部復發(fā)可以及時內鏡下切除,。